十周年建设巡礼(第四篇)丨十载耕耘·育见未来|党建引领铸魂育人,数智英才启航新程

发布者:张宇发布时间:2025-10-04浏览次数:12


【编者按】


十载砥砺,初心如磐;十载耕耘,华章日新。值此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建院十周年之际,我们分别于两院官方平台隆重推出“十周年建设巡礼”专题,系统梳理两院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队伍建设、国际合作、党建思政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与深厚积淀。


谨以此系列专题,为您呈现一段不负时代、奋发有为的创业历程,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学院发展的师友同仁,以及每一位为之奉献智慧与热忱的教职员工,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与感谢!


未来已来,新程已启。我们将继续坚守“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精神,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坚定的步伐,携手再赴新十年!




十年砥砺深耕,十载春华秋实。大数据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与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部署,持续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复旦方案,依托建校120周年、建院10周年契机进一步推动学生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生涯教育、文化育人等领域精耕细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数智英才注入蓬勃动能。

大数据学院党委现有大数据学院、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两家学生培养单位,在校学生共计1201人,其中,研究生832人、本科生369人,留学生6人、港澳台学生12人;编入19个班级,设38个团支部、13个党支部。班级辅导员现有19人,其中专职3人,人才工程一期队员4人,二期队员2人,专业教师兼职辅导员6人,行政教师兼职3人。


学生工作篇


一、党建引领,厚植成才报国理想信念


探索党建和事业相融合的“党建+工程”特色模式,学生党支部以学理论、强组织、干实事的模式形成特色党建范式。


强基固本,建好党员发展蓄水池



自2022年起,创办数智团校,培养结业学员294人,2025年获评五星级团校;举办积极分子培训班7期,培养结业学员205人;发展学生党员200余人。

预备党员在陈望道旧居参观并作入党宣誓


品牌深耕,科普宣讲贡献青年力量



党员寝室挂牌亮身份,支部在长态化志愿服务基础上,开展“街道一日体验岗”“编程进社区”“铁村智慧助老”等志愿活动150余次;在日常实践基础上,结合基层部门、身边学生的实际需要,将志愿服务累积、固化为数智科普课程,成立数智AI科普讲师团,课程内容覆盖AI技术的原理及在数据安全、办公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前往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五四村、甘肃省庆阳市职业技术学校、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职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峰中学、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山乡等地开展宣讲,让党旗在服务一线高高飘扬。

数智科普讲师团前往基层宣讲

数智AI科普讲师团主题课程


先锋引领,探索党建事业融合模式



自2021年起,培育四星党支部2支,获党建创新资助近10项,入选组织生活优秀案例3项,数智AI科普讲师团项目获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创优”活动立项;人才工程队员刘原冶、程梦琴获评上海市活力团干部,蔡育峥、李保山、李俨达等学生获评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员司雨获评优秀学生标兵,李俨达入选上海高校“百名学生党员标兵”,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团队荣膺学校“青年五四奖章”,以榜样力量激发使命担当。

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团队获评学校“青年五四奖章”

2023级专硕党支部“党建+工程”组织生活入选第十届研究生组织生活案例大赛优秀案例

本研学生党支部形成党建+工程特色范式


二、学风建设,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通过院长第一课、导师下午茶、博士生论坛等活动营造优良学术氛围,学生在国际创新大赛、全国冰壶挑战赛等赛事中屡创佳绩。

风清气正,划定学术规范红线



从新生入学教育入手,“院长第一课”激发学术热情,教学副院长在入学、开题、毕业论文写作等培养过程关键节点为学生讲解培养方案、科学道德、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等,专业教师为学生讲授数据安全、实验安全、计算资源使用伦理,树立良好学风。

大数据学院、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老师为新生讲“院长第一课”


教学相长,编织导学同心线



2021年以来,举办导师下午茶、聚师述道,促进导师和学生双向交流,建设和谐导学关系。推荐陈思明老师、付彦伟老师、魏忠钰老师参与相辉课题组建设;冯建峰获评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高卫国、庄吓海、赵兴明获得提名奖;付彦伟、张楠、魏忠钰、邵美悦、王勤文、罗珞获评本科毕业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提名奖;陈思明老师FDU-VIS团队获评十佳三好导学团队提名奖。

青年教师参与导师下午茶、聚师述道活动

青年教师主讲科研提升训练营


破界融通,牵引创新经纬线



自2021年起每年举办博士生论坛,吸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参与,投稿量逐年上升,高校圈逐年扩增,影响力逐年提高;举办“智汇能源,赋能未来,AI助力城市治理与能源产业发展”“领域大模型的挑战与机遇:从构建到应用”“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身份与隐私保护”等主题的“共话数字未来”交叉学科论坛,邀请哲学、法学、社会、计算机等学科专家和金融、能源等行业领域大咖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跨界对话,促进交叉融合,参与覆盖500余人次;组织开展浦江大师论坛青年科学沙龙3次。

组织开展博士生论坛,促进研究生高水平学术交流

组织开展共话数字未来交叉学科论坛


星火燎原,攀登挑战等高线



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成果斐然。陈凌杰、程子豪、邱子杰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本科生)资助;邱子杰、金罗智杰等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国赛金奖,多个双创项目获上海市奖;2022年-2024年,两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冰壶人工智能挑战赛中蝉联冠军,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学生项目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等。

邱子杰、金罗智杰等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国赛金奖

大数据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冰壶人工智能挑战赛中蝉联冠军


心智共育,激活创新辅助线



在落实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基础上,面向导师、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普讲座,提升意识,加强自助助人能力;每年开展心理市集,从体验、知识、情感三个维度,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激发创新活力。

组织开展心理集市

组织开展专题讲座


精准滴灌,筑牢成长地平线



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管理发放助学金一百余万元,以临时应急补助等形式帮助学生度过自然灾害、家庭变故等应急事件;组织开展助力成长计划,走访浙江杭州、陕西千阳、甘肃庆阳等地,推荐学生参与出国交流资助项目。

组织开展助力成长计划


标杆引领,延展奋进天际线



组织开展奖学金评定和优秀毕业生评定,推荐获评上海市优秀毕业生70人、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164人。2020级统计学专业张可获评复旦大学第十四届学术之星,2018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李俨达获评毕业生之星。

大数据学院张可获评第十四届“学术之星”

2025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代表


三、培用互促,全过程开展生涯教育


毕业生整体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博士生就业率连续保持100%。与4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年来选送中央选调生2人、地方选调生、基层单位和重点单位就业41人。


数智领航,实现全周期生涯探索



围绕大类分流、转专业、夏令营、出国申请、就业择业、求职能力提升等生涯探索全周期,组织开展学长学姐交流会、经验分享会等交流分享活动,每学期邀请选调生校友、重点单位校友开展选调生宣讲会,以朋辈引领传导生涯规划经验;开展兼顾学术研讨与就业宣讲的企业开放日活动。华为泰勒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企业研究机构到校内开展座谈交流,打通投递简历最后一公里。

送2024届选调毕业生及赴西部、基层、重点单位就业毕业生出征

转专业分流宣讲会


数智启航,沉浸式体验就业可能



与互联网头部企业、金融科技单位、杨浦区定海街道、五角场街道、浙江嘉兴团市委、江苏无锡滨湖区团区委、苏州高铁新城保持合作关系,每年前往阿里、字节跳动、腾讯、华为、恒生电子、战略支援部队、商飞等企业参访20余次,组织开展跟着选调看基层、帮着选调建基层等社会实践,走访陕西千阳、甘肃庆阳、崇明区石沙村、奉贤区五四村等县市,引导学生前往重点单位和基层就业。

组织开展重点企业、基层就业参访


数智联航,维护校友反哺生态圈



维护分行业校友群,每年组织开展校友返校宣讲、校友访谈、校友返校日活动,建立数智青年成长基金,走访校友所在企业、基层单位,培育校友生态圈。

组织开展校友返校日活动

党委副书记带队前往陕西千阳看望选调生校友


数智护航,精准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提前一年开展全覆盖毕业去向意愿调研建档,分类跟踪。编撰发布就业白皮书,每年举办专场企业双选会,高相关优质企业参与、开通简历投递快车道,各种培养类别学生历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组织开展专场双选会

学生主要就业去向(以2024届为例)


四、文化润心,思想引领多维发展成效显著


结合新生入学、学生毕业、纪念大会等关键节点,组织开展迎新大会、新生定向、子彬狂欢节、校友返校日、毕业典礼、“数智AI节”等活动,凝聚人心、强化认同。


主题教育守初心、聚合力



组织开展迎新大会

院领导为毕业生拨穗

组织师生参加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

组织预备党员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组织开展数智AI节


美育冶情操、启心智



组织“似然出行”活动,前往梵高再现、莫奈光影展、何以敦煌展;组织“拟合创作”活动,开展刀笔油画、书画体验;连续5年组织学生参与一二九歌会,2024年首获优胜奖。

2024年获一二九歌会优胜奖

党委书记带师生参与校运会开幕式

2024年获足球赛院系杯冠军

2023年获羽毛球院系杯亚军(女队)、第五名(男队)


互联网+思政,润无声



建设运营学院学生工作公众号「据说有数」,关注量4736,发布推文918篇,总阅读量超二十万,结合招生、毕业等活动节点,开发猫蛋、子彬狮、ibay、杜邦纸袋、徽章、文件夹、雨伞、文化衫、透卡等文创,深受同学们喜爱。

设计定制学院文化衫

校友返校礼包


五、知心朋友,锻造甘于奉献,潜心育人的育人队伍


强化调研,常态化关心学生需求动态



针对毕业生、寒假留校学生、张江校区在住学生、港澳台学生等,常态化开展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培养、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和需求,针对合理诉求,如张江班车调整、类脑大楼环境布置、计算资源使用规范化培训、部分课程方案调整等,协同相关部门、条线推动改革优化;辅导员日常开展走寝、谈心谈话、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

每年开展新春游园会

组织开展张江校区学生座谈会

院领导和寒假留校学生共同参加年夜饭活动

每年开展港澳台学生座谈会


骨干培养,锻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工作队伍



人才工程二期队员王耀千当选复旦大学第二十九届研究生会主席

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俨达当选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主席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大数据学院党委将始终锚定“第一个复旦”建设目标,以信仰之光点亮青春之路,以创新之火熔铸时代英才,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数智先锋新征程上,续写更壮丽的育人篇章!

撰写:顾诗佳、程梦琴

图片:王耀千、刘原冶、居   正、马   健、程子豪、丁泽澎

审阅:朱妍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