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的星辰大海中,做独一无二的你!冯建峰院长在2025级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全文来了!

发布者:张宇发布时间:2025-09-05浏览次数:10



Fudan University School of Data Science



今天(9月4日),在复旦大学2025级学生开学典礼上,冯建峰院长受邀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寄语全体新生。


在复旦的星辰大海中,做独一无二的你


——在复旦大学2025级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2025级的新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个特别的年份,复旦迎来了你们,你们也见证了复旦一百二十华诞。这是一场跨越双甲子的奔赴,意义非凡。站在这里,我倍感荣幸,作为在复旦工作了十几年的“外来者”,我想和大家分享几点真切的体会。

第一,我想谈谈复旦的“包容”。我的学术旅程始于北大,后来又赴剑桥、华威,旅居海外多年。最终,我的学术之舟停靠在了复旦。在我看来,复旦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气场,不问你来处,只为你提供广阔的舞台,让你安心探索、创造。这种包容,让每个独特的灵魂都能自由呼吸,找到同道。你们来自天南地北,背景各异,但从今天起,复旦就是我们共同的家。

第二,复旦的“无用成就大用”。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突破,往往源于最初那些看似“无眼前功利之用”的好奇心。正如我所从事的类脑智能、大数据研究,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它们的诞生和发展,正是源于打破边界、探索“无人区无用”之地的勇气。我现在所在的大数据学院、类脑研究院,就有一群正在科学无人区探索的同事。我们不仅成功构建了世界上首个 860 亿神经元模拟的数字孪生大脑,还开发了接通神经脊髓通道,助力瘫痪病人重新行走的脑脊接口技术……请同学们记住,勇敢地去追求那些“无眼前之用”的事,它们或许会带你开拓人类未来最美的图景。

第三,身处的“人工智能时代”。诸位正身处一个变革的奇点。AI 正重塑世界。但我们仍面临终极之问:AI 的下一步究竟该走向何方?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同时也给了我们——尤其是在座的你们——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解答这些问题,不能只靠技术和理论,更需要人文的关怀、伦理的思考和跨学科的智慧。这正是复旦所能赋予你们最宝贵的能力。

第四,国际化的视野。科学的征程从来都属于全人类。真正的国际化,不是简单地走出去,而是要有站在世界潮头、引领全球议题的自信与气魄。中国的发展需要这种视野,科技的进步更需要这种胸怀。建院十年来,我们引进了来自十多个国家的 30 多位外籍学者,他们为我们带来了全球的视野和多元的文化。此刻屏幕上展示的是我们和全球几十位艺术家合作创作的脑智科学与艺术展,就在我们的科研大楼里。希望你们也能放眼全球,尽可能与世界最聪明的大脑对话、合作甚至竞争,为人类共同的福祉贡献智慧。

最后,也是我最想分享的一点:请永远葆有好奇心和多方面的兴趣。

在我看来,科学的思维需要在实验室里锤炼,而科研的灵感常常诞生于实验室之外。我是一个典型的运动狂人,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在运动场。在张江校区,我捐赠了两艘小船,停泊在河道里,空闲的时候,我会拉上同事划船聊天。

我深切地体会到,正是这些“不务正业”的爱好,为我提供了挣脱思维定式的勇气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它们让你成为一个立体的人、一个有趣的人。唯有兴趣能让学习从一种任务变为一种乐趣,让工作从一种职业变为一种使命。没有它,人生会变得枯燥;拥有它,一辈子都可以高高兴兴地做事。在大学里,比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你的热爱,并让这份热爱照亮你前行的路。

同学们,一百二十岁的复旦,因为你们的到来,焕发出新的青春。愿你们在这片星辰大海中,尽情探索,勇敢创造,成为独一无二、光芒万丈的自己。

谢谢大家!